2015年1月22日星期四

被濫用的年化收益率概念

在投資界的確有許多扯淡的概念,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就是“年化收益率”概念。從銀行定存宣傳到個人投資者都喜歡扯“年化收益率”。例如有人在一個月中賺了5%,他一算,這相當於年化收益率60%,於是感到非常興奮,如果他看仔細一些,會發現這5%收益其實是來自一個月之中的其中5天,換言之,他的年化收益率應該是365%,比60%高出好幾倍,那他豈不是應該更加興奮?如果年化收益率可以被準確計算,那麼它就只有一個答案,不可能像上面例子中說的,有多個答案。

事實上年化收益率的計算只是人們一廂情願,或者盲目樂觀的表現。一年有12個月,其中一個月取得多少收益不等於在其餘11個月中能夠取得相同的收益。我今年第一個月就取得25%的收益,如果計算年收益率,那不就是300%?如果我把樂觀和一廂情願發揮到極致,年年都300%,那我不用多久就成世界首富了。這不是扯淡又是什麼?

連初中生都能明白的道理,怎麼還有那麼多人使用它?原因很簡單:使用它的人很清楚大多數人熱衷於追逐近利,很清楚大多數人太容易變得盲目樂觀。只要稍微刺激一下這些人,他們的樂觀情緒就立刻轉化為貪婪,而貪婪將把剩餘的智商吃的一干二淨。

我極其厭惡那些隨便使用年化收益率的人,正如我討厭開賭場的人一樣,他們做的是同一類事情 - 就是利用人類的弱點來引誘他人掉入陷阱。

如果你看到聽到誰說過去十天、半月、一個月、兩個月、半年。。。獲得多少收益,再補上一句“等於年化收益率多少”,那你可以肯定對方要么智商有問題要么人品有問題,這種人絕對應該敬而遠之。

讓我們退一萬步講,即使一個人過去數十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很高,例如25%,他也無需特別來說明這個數字,因為他清楚這僅僅是正確投資的結果,他清楚正確的投資有很高機率獲得好的結果,而錯誤的投資同樣有可能獲得好的結果,只是概率很低罷了,因此強調結果毫無意義。

13 条评论:

  1. 你好似影射某人中。。。。哈哈!!!!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經常隨意使用這五個字的又豈止一個兩個?如果不是普遍現象我也不必特意拿來說。

      删除
  2. Jack: 你怎么看1174的庞大债务?我大致能猜到/推出你的结论,但想知道你的思路。能分享吗?

    回复删除
  3. 龐大債務是應該的,生意類型有很多種,有些需要大量債務有些則不需要,它恰好屬於前者。不喜歡太多債務的投資者可選擇輕資產的公司,例如港交所(388)。至於猜到推出我的結論是什麼意思我就太懂了。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手誤。。。應該是“不太懂”。

      删除
    2. 我覺得一個本來需要很多債務的公司卻沒有債務,或者一個本來不需要債務的公司卻有很多債務,那才比較需要擔心。以前我總是認為沒有債務比少量債務好,少量債務比大量債務好,後來發現事情不是這樣的,考察投資對象不能以任何單一指標論好壞,否則容易產生嚴重的偏見。

      删除
    3. 我说的不够清楚吧。我的意思是,可以猜得出,你认为它的债务不需要担心。

      删除
    4. 我在考虑,1174的债务将来会不会导致公司出流动性问题而清盘?你怎么看?

      它的并购很激进,会不会被撑死?一般来说,企业并购失败的多,成功的少。为什么1174会例外呢?

      删除
    5. 一般來說,當我投資一家公司時,我只是財務投資者而非公司經營者,如果我覺得我比公司經營者還要在行,那我何不自己開一家公司來做?如果我覺得經營者比我差得多,那我還有興趣投資在他們身上嗎?如果經營者比我在行得多,那我還有什麼資格懷疑他們的任何商業決定呢?

      退一步說,如果你比經營者還要在行,而且你對經營者過往的一系列商業決定都十分滿意,那麼你拿什麼保證經營者在未來也和過往一樣明智正確?顯然任何人都無法做出這種保證。既然你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比經營者更在行,也無法確定經營者是否能永遠保持正確,那麼你是不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別的地方?例如放在如何控制整個組合的風險,如何正確定義風險等事情上面。

      删除
  4. 授人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
    JACK兄好多投資思想都是我在其他BLOG主身上沒看到過的, 獲益良多.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相信JACK兄的文章,幾年后甚至十年后看返都是十分有指導性作用.

      删除
    2. 原來我寫的東西還挺環保,可重複使用 ^^

      删除
  5. 真的好正啊!仲可以不斷回收自用....thank you!

    回复删除